本项要求包括:
a) 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 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
d)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e) 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f) 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g) 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b)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
c) 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d) 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
e) 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f) 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
g) 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h) 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