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作规程实现主要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作; 		
 		 			e)   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形成记录并妥善保存; 		
 		 			b)   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评审,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分析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c)   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专人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 		
 		 			b)   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配置、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 		
 		 			c)   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d)   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e)   应实现设备的最小服务配置,并对配置文件进行定期离线备份; 		
 		 			f)   应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准; 		
 		 			g)   应依据安全策略允许或者拒绝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的网络接入; 		
 		 			h)   应定期检查违反规定拨号上网或其他违反网络安全策略的行为。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