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身份鉴别信息至少有一种是不可伪造的。
应对所有主体和客体设置敏感标记;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依据安全策略和所有主体和客体设置的敏感标记控制主体对客体的访问;
b) 访问控制的粒度应达到主体为用户级或进程级,客体为文件、数据库表、记录和字段级。
c) 应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
d) 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e) 应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
f) 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本项要求包括:
a) 在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时,系统与用户之间应能够建立一条安全的信息传输路径。
b) 在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时,系统与用户之间应能够建立一条安全的信息传输路径。
本项要求包括:
a) 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b) 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c) 审计记录应包括日期和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事件的结果等;
d)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e) 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
f) 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