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自治系统外部 LSA :Type-5 LSA ,类型 5 LSA 。仅 ASBR 路由器会通告的 LSA ,通告 OSPF 外部的链路状态信息,会在整个 OSPF 域中泛洪。
18、NSSA 外部 LSA :Type-7 LSA ,类型 7 LSA 。仅 ASBR 路由器会通告的 LSA ,通告 OSPF 外部的链路状态信息,仅在 NSSA 区域内泛洪。

传输层
1、TCP :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IP 网络中传输层的主要协议之一,负责为不同终端系统的应用进程之间提供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

2、UDP :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IP 网络中传输层的主要协议之一,负责为不同终端系统的应用进程之间提供能力范围内的通信服务。

3、端口号:取值范围是 0 ~ 65535
,传输层协议通过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应用层程序。端口号由 IANA 统一管理,分为知名端口、注册端口和动态端口。

4、知名端口:端口号范围是 0 ~ 1023
,这些端口用于特定的服务和应用层程序,使客户端应用层程序能够顺利请求服务器的特定服务。

5、注册端口:端口号范围是 1024 ~ 49151
,这些是分配给终端用户应用层程序的端口号,主要针对用户自行安装的程序,而不是已经拥有了知名端口的应用层程序。当系统中没有任何资源占用这类端口时,客户端就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动态选择源端口。
6、动态端口:端口号范围是 49152 ~ 65535
,客户端在开始连接服务器时,会动态选用某个端口做为自己的源端口。
7、套接字:由 IP 地址和端口号组成的格式,能够唯一标识一台终端设备上的一个应用层协议。

8、TCP 连接:TCP 协议在开始传输用户数据前,需要先建立连接。

9、三次握手:TCP 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三次信息交互。

10、滑动窗口:TCP 协议使用的一项机制,让接收方根据自己的接收能力,通知发送方调整发送速率。

应用层
1、服务器-客户端模型:一种应用层协议模型,这种模型的应用程序是由专门的主机为其它主机提供服务。

2、P2P 模型:一种应用层协议模型,这种模型的应用协议会在主机之间建立对等体连接,每台主机身份对等,它们可以提供服务,也可以接受服务。

3、客户端:在通信中请求并接受服务的主机。也常作为客户端程序或客户端软件的简称。

4、服务器:在通信中负责接受请求并听提供服务的主机。

5、Telnet :由管理设备充当客户端,向充当服务器的被管理设备建立连接,以对其实施远程管理的应用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