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虚拟化技术带来的东西向流量也给传统三层网络带来了挑战。数据中心的流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南北向流量:数据中心之外的客户端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流量,或者数据中心服务器访问互联网的流量。 东西向流量: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之间的流量,以及不同数据中心间的流量,例如数据中心之间的灾备,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通讯。 虚拟化技术的引入使得应用的部署方式越来越分布式,带来的“副作用”是东西向流量越来越大。 传统的三层架构通常是为南北向流量设计的。虽然它可以用于东西向流量,但可能最终无法按要求执行。| 传统三层架构 vs. Spine-Leaf架构 三层架构中的东西向流量必须经过汇聚层和核心层的设备转发,不必要地经过许多节点.(Server -> Access -> Aggregation -> Core Switch -> Aggregation -> Access Switch -> Server) 因此,如果通过传统三层网络架构运行大量的东西向流量,连接到同一交换机端口的设备可能会争夺带宽,导致最终用户获得的响应时间很差。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缺点由此可见,传统三层网络架构有着不少的缺点:带宽浪费:为了防止环路,通常在汇聚层和接入层之间运行STP协议,这样接入交换机只有一条上行链路真正承载流量,其他上行链路会被阻塞,造成带宽的浪费。大规模网络布放困难: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数据中心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虚拟机必须在任何地方创建和迁移,其IP地址、网关等网络属性保持不变,这需要fat Layer 2的支持。在传统结构中,无法进行迁移。东西向流量不足:三层网络架构主要是为南北向流量设计的,虽然也支持东西向流量,但不足之处很明显。当东西向流量较大时,汇聚层和核心层交换机的压力会大大增加,网络规模和性能会局限在汇聚层和核心层。 使企业陷入成本和可扩展性的困境:支撑大规模高性能网络,需要大量的汇聚层和核心层设备,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同时也要求网络建设网络时必须提前规划规模。当网络规模较小时,会造成资源浪费,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时,扩容困难。 Spine-Leaf 网络架构 什么是Spine-Leaf 网络架构?
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缺点
什么是Spine-Leaf 网络架构?
服务热线
1391-024-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