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直销电话:4006-854-568
IT-technology
以人为本,众志成城,以“用户至上”.“服务上乘”为原则,
追求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努力实现与客户之间真诚有效的沟通,
不断地圆梦、奔跑与腾飞。
新闻动态   NEWS
如何跨设备完成链路聚合?M-LAG技术详解 -北京赛维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来源:本人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毛豆 | 发布时间: 2024-06-24 | 658 次浏览 | 分享到:

  1. 下联设备的请求报文通过设备1转发,此时设备1学习到下联设备的MAC但还未同步至设备2如果应答报文由设备2转发,则设备2会将该报文从VAP口和Peer Link口泛洪,设备1从Peer Link口收到报文后查找MAC地址表可以查到下联设备的MAC,也会通过VAP口转发报文。此时下联设备就会收到两份重复的应答报文。

    开启快速收敛模式时,会加快故障恢复收敛性能,但可能存在瞬间重复报文,当在某些场景时,不希望出现重复报文,则可以选择关闭快速收敛模式。


▶ 部署方案 

  • 组网方案一:汇聚层组建M-LAG
    通过跨设备端口虚拟化技术(M-LAG),实现汇聚层和接入层交换机之间的网络逻辑无环化,取代STP。汇聚层两台交换机配对,汇聚交换机之间横向链路配置为peer-link。两台汇聚交换机下行连接同一接入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为跨框的Eth-Trunk。
    图1-2 汇聚层使用M-LAG示意图
    这种设计相对传统的STP断点保护,逻辑拓扑更加清晰、链路利用更加高效。M-LAG的配对设备,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独立,只有协议面的耦合,理论上可靠性相对堆叠更高,还提供设备独立升级的能力,带来维护的方便性。
    组网方案二:接入层组建M-LAG
    同样M-LAG技术适用于服务器双网卡要求双活接入的应用场景。服务器双活接入两网卡共享MAC。双网卡实现基于流的负载分担策略。因此,通过M-LAG将服务器连接的端口配置为Eth-Trunk,两个端口的MAC和ARP表项同步。接入层使用M-LAG示意图


▶ 方案特色 
M-LAG技术本质上还是控制平面虚拟化技术,但是和堆叠技术不同的是,由于M-LAG的目的仅仅是在链路聚合协商时,对外表现出同样的状态,所以不需要像堆叠那样同步设备上所有的信息,只需要同步接口和表项相关的一些内容。这样,控制面耦合程度相比堆叠来说,会小很多,而且堆叠技术的一些缺陷在M-LAG 上也会缓解很多,比如上面我们说过的堆叠的三个主要的问题:

  • 可靠性问题:M-LAG需要同步的仅仅是协议面的一些内容,并不需要同步所有的设备状态,理论可靠性相对堆叠更加好。
  • 维护问题:M-LAG两台设备可以进行独立升级。仅协议面耦合,中断时间较短。
  • 扩展性问题:M-LAG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接入侧多路径问题,在数据中心网络中一般会配合路由或者一些大二层技术来实现网络侧的多路径转发问题。


▶ 堆叠与M-LAG对比 

 

服务热线

1391-024-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