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LAG简介
域编号(Domain ID)是M-LAG系统的唯一标识符,用来区分不同的M-LAG。两台设备的Domain ID相同,才能组成M-LAG系统。
M-LAG两台设备上,与同一接入设备连接的一对聚合接口,组成虚拟AP组(也称为VAP),用于接入设备双归接入,不同接入设备接入不同的虚拟组。虚拟组内只支持二层聚合接口。
虚拟组的两个聚合接口在开启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时,LACP协商时使用相同的LACP系统ID和系统优先级,对于接入设备的上联设备,M-LAG双设备逻辑上就是同一台设备。
M-LAG两台设备间的链路称为Peer Link链路,用于同步数据及传输部分流量。Peer Link链路两端直连的接口称为Peer Link接口,Peer Link接口必须配置为二层聚合接口。为了增加Peer Link链路的可靠性,建议Peer Link部署多条物理链路。
为增强M-LAG设备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步数据使用TCP传输,需要在Peer Link链路之上配置一个SVI口,并配置M-LAG主从设备间三层可达,用于设备间同步数据。
M-LAG两台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会协商出主/备角色,正常情况下,主设备和备设备同时参与转发,并没有差别;当故障发生后,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行为有所差异。比如Peer Link链路故障,两台设备虚拟AP组断裂,需要将备角色的设备业务口关闭,强制切换流到主设备,以避免接入设备转发异常。
加入虚拟AP组的AP接口称为VAP成员口接口,用于连接接入设备的聚合口。为了增强可靠性,建议使用LACP协议。
双主检测链路是一条三层通路,用于Peer Link链路故障时检测M-LAG设备的双主状态。为保证检测的实时性,双主检测链路不参与任何转发,建议单独配置一条三层可达的链路作为双主检测链路(比如两台设备管理口直连)。
当Peer Link链路故障时,设备会启动心跳保持定时器,等待双主检测链路上保活机制报文就绪,在定时器到期后,才开始双主检测,防止因为报文延迟造成错误检测。
M-LAG两台设备的VAP组使用相同的LACP系统ID和系统优先级,设备刚启动的时候,需要等M-LAG协商成功,获取到LACP系统ID和系统优先级后,VAP成员口才能开始LACP协商。但如果对端设备下电了,则会一直无法协商成功,造成本地VAP成员口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设定一个协商超时时间,超时时间到期后,认为处于单机工作状态,则直接使用本设备的LACP系统ID和系统优先级进行LACP协商。
快速收敛模式是指单向隔离且不阻断单播报文。当VAP成员口故障恢复时,接口上的MAC表项出口会从Peer Link口切换到VAP接口,但当MAC表项较多时,切换期间,发往接入设备的部分流量还会继续使用Peer Link口,由于M-LAG系统的防环机制,对端设备会开启单向隔离(Peer Link口报文不往下联口转),就会造成断流。为了能快速收敛,采用单向隔离同时不阻断单播报文,但这样可能造成下联接入设备收到重复报文。
例如,设备1和设备2通过配置M-LAG组成M-LAG系统:
下联设备的请求报文通过设备1转发,此时设备1学习到下联设备的MAC但还未同步至设备2。如果应答报文由设备2转发,则设备2会将该报文从VAP口和Peer Link口泛洪,设备1从Peer Link口收到报文后查找MAC地址表可以查到下联设备的MAC,也会通过VAP口转发报文。此时下联设备就会收到两份重复的应答报文。
开启快速收敛模式时,会加快故障恢复收敛性能,但可能存在瞬间重复报文,当在某些场景时,不希望出现重复报文,则可以选择关闭快速收敛模式。
▶ 堆叠与M-LAG对比
服务热线
1391-024-6332
Copyright 2015-2018 www.intsav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62980070 010-62961051 手机:13910246332
版权所有北京赛维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4043711号-1 京ICP备140437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