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工作温区(标称温区):表示防雷器可以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13、响应时间tA:主要反应在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
14、热敏脱扣装置:带有电压控制电阻(压敏电阻)的保护器都带有一个悬挂式脱扣装置,因此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过载或出现故障)可以迅速地切断保护器和主线的连接以防引起火灾。该脱扣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模拟保护器过载的方式来检测。
15、保护等级:防雷器封装材料保护等级(IP编号)是依据DIN EN60529(VDE 0470 Part1)的标准测试的。
16、保护电路:一个保护电路可以是多级的,一个保护器可以由火花间隙,压敏电阻和半导体组成。在级与级之间有时需用退耦元件以达到能量匹配。
17、数据传输速率VS: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的选用防雷器的参考值;防雷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 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是由频率带宽推导出来的,信号系统中传输速率与频率带宽的理论关系式是:Vs=2fG(实际应用中Vs=1.25fG)
18、频率带宽fG:频率带宽反映保护器频率响应,即插入耗损为3db时的频率。如果不考虑其它参数变化,参考50欧系统频率。
19、回波耗损aR:回波耗损表示前沿波在保护设备(反射点)被反射的比例,是直接衡量保护设备同系统阻抗是否兼容的参数。
20、插入耗损aE:在给定频率下保护器插入前和插入后的电压比率。如果不考虑其它参数变化,参考50欧系统频率。
21、UN时的放电电流:在标称电压UN时,非故障线路到地或线路到其它外部导电部分的续电流。
22、雷暴日:一天内能听见一次以上雷声称为一个雷暴日。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感应雷: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23、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24、雷击电磁脉冲:作为干扰源的直接雷击和附近雷击所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干扰等。
25、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