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 SDN 网络技术的11个难点-北京赛维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来源:
|
作者:svbx001
|
发布时间: 2022-03-17
|
3357 次浏览
|
分享到:
软件定义网络是为了满足业务的实际需求而诞生的,能够提供稳定且适应性强的网络架构,具备处理由云化及传统 IT 基础设施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能力,具备操纵底层网络基础结构的能力,使网络控制可编程,且可以使用软件进行控制,实现更大的敏捷性,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网络中的流量。但企业在实现SDN网络技术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问题和难点,社区近期组织了探讨,是围绕大家在应用SDN网络技术遇到的难点进行交流分享。本文整理了其中的精华内容,供大家参考。
还有一点,就是开放集成能力。企业市场细分市场众多,不同企业对包括服务器的厂家和型号、虚拟化平台、云平台等不同部件也有不同的喜好或经验,二者谁更能匹配这种开放集成的诉求呢?由于软SDN依赖服务器vSwitch,它需要配套底层平台软件,甚至匹配虚拟服务器型号支持。由于不同虚拟层软件的差异性,导致了单个vSwitch产品无法通配所有虚拟层平台而需要独立配套的产品。硬SDN则避免了这些锁定,由于控制点在硬件交换机,能普遍适应下层接入的IT资源生态,如不同厂家服务器和不同虚拟化平台,以及云平台产品。最后却是最重要的,成本!其实,业界不少人认为软硬SDN之争最关键的两点便是可靠性和成本。性能问题最后归到底也可以看为成本的一个部分。在这场赛跑中,一边是软SDN通过服务器成本来置换网络资源,包括性能叠加和规模管理引入的成本。另一边则是网络设备商的硬件能力提升快速消化掉硬SDN的成本。哪个效率曲线跑的快,哪个就更有优势。这一点上,目前硬SDN有明显优势。从实际项目中取得信息看,硬SDN方案交换机已经基本消化了SDN的成本,和非SDN交换机的价格基本一样,这得益于这几年芯片集成能力飞速发展。反观软SDN,vSwitch的数量庞大加上运维年费,价格也并不便宜。但具体到不同场景上,软SDN展现了其灵活的用武之地。比如在一个不再增长的传统业务数据中心,客户无意过多投资网络改造,而老旧的交换机不支持SDN,这时软件SDN方式用服务器资源置换SDN能力会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对一个没有增长的业务不必要去大动干戈。硬币的另一面,如果预期业务要持续增长时,仍然建议采用硬SDN的方式来建设或逐步改造,时间越长回报越大。总体而言,由于各个厂家的销售策略不同,加上服务器和交换机各自成本的下降竞争速度动态变化,成本要素在不同场景不同项目里表现差异较大,只能因地制宜,这里姑且认为一致。4、如何根据当前环境选择SDN产品?
明确当前网络需求。如满足监管机构的区域隔离要求;提供高性能的网络环境,满足万兆高速传输需求;配置支持 SDN 技术的网络设备,满足未来业务扩展需求;新增设备要支持虚拟化,通过逻辑隔离,复用设备,减少设备投入;利旧现有的网络设备。可以从实用的最主要诉求出发,比如带宽收敛比和时延要求,分布式网关需求,服务链功能需求,南北向功能需求,云平台适配行,以及国产非国产需求,最后还有最近的信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