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啥?
光模块(Optical Modules)作为光纤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功能的光电子器件。
光模块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器件之一。
它主要是由光电子器件(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部分组成,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光纤通信中的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功能。
原理就是下图这样:

发送接口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过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由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者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后,接收接口再把光信号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

光模块的外观结构长啥样?
光模块的种类多种多样,外观结构也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组成结构都包含以下几部分。

光模块各个结构的说明:
1、防尘帽:保护光纤接头、光纤适配器、光模块的光接口以及其他设备的端口不受外部环境污染和外力损坏。
2、裙片:用于保证光模块和设备光接口之间良好的搭接,只在SFP封装的光模块上存在。
3、标签:用于标识光模块的关键参数及厂家信息等。
4、接头:用于光模块和单板之间的连接,传输信号,给光模块供电等。
5、壳体:保护内部元器件,主要有1*9外壳和SFP外壳两种。
6、接收接口(Rx):光纤接收接口。
7、发送接口(Tx):光纤发送接口。
8、拉手扣:用于拔插光模块,且为了辨认方便,不同波段所对应的拉手扣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光模块有哪些关键性能指标?
如何衡量光模块的性能指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读懂光模块的性能指标。
01 光模块发送端
1、平均发射光功率
平均发射光功率是指光模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发射端光源输出的光功率,你可以理解为光的强度。
发射光功率和所发送的数据信号中“1”占的比例相关,“1”越多,光功率也越大。
当发送机发送伪随机序列信号时,“1”和“0”大致各占一半,这时测试得到的功率就是平均发射光功率,单位为W或mW或dBm。
其中W或mW为线性单位,dBm为对数单位。在通信中,我们通常使用dBm来表示光功率。
2、消光比
消光比是指全调制条件下激光器在发射全“1”码时的平均光功率与全“0”码时发射的平均光功率比值的最小值,单位为dB。
你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时,是由光模块发射部分的激光器按照输入的电信号的码率来转换成光信号的。
全“1”码时的平均光功率即表示激光器发光的平均功率,全“0”码时的平均光功率即表示激光器不发光的平均功率,消光比即表征0、1信号的区别能力,因此消光比可以看做一种激光器运行效率的衡量。